首页 >> 师范认证>>
《曲式习作》教学大纲修订情况汇报
2023-11-17 15:07:16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大纲

 

2023版)

 

 

 

 

 

 

 

 

 

2023年编制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曲式习作       

课程代码:1010106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

适用专业:音乐学

开设学期:学期

课程学时68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选用教材

教材:《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月

主要参考书目

1.《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月

2.《曲式与作品分析》,吴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

二、课程目标

(一)目标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本课程以中外作品为为主要研究对象,讲述音乐的逻辑结构和其经典的范式类型使学生掌握传统曲式中从乐段到奏鸣曲式的主要类型,结构原理,主要特点同时在曲式分析中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音乐构成的各种表现手段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音响等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达到尽可能全面、深刻理解作品,使学生从中学习到音乐创作的多种手段以及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各种技术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与中外音乐史、基本乐理、和声学、歌曲钢琴伴奏等相关音乐知识体系;同时为学生今后研究生学习阶段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要求3.1(H)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外作品风格特征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感,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创作或表演艺术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实践活动。【毕业要求6.1(M)

3.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获取多种音乐学习与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有效方法同时更好地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以及分析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毕业要求7.2(L)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支撑度

 

课程目标1

 

学科素养

3.1【学科知识】具有较扎实的音乐学、教育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理解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课程之间的联系;掌握中外音乐史知识,熟悉一定数量的优秀中外作曲家和经典作品,形成与音乐美学、民族民间音乐等相关联的音乐学知识体系。

 

H

课程目标2

综合育人

6.1【学科育人】理解音乐育人的价值,掌握音乐学科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掌握音乐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音乐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M

 

课程目标3

 

学会反思

7.2【反思提升】具有反思的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设反思教学实践情境,在过程中养成收集信息、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教学反思习惯,能够分析和解决自己和他人在音乐教学中面对的问题。

 

L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章节

章节名称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推荐学时

 

学习方法

第一章

  

1.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2.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3.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4.音乐的陈述类型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

课程目标1.2.3

4

制定学习计划

第二章

一段曲式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乐段的内部结构

3.一段式的分类

4.乐段的调性结构及和声终止

5.从属部分及乐段的反复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8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第三章

二段曲式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二段式的第一部分

3.二段式的第二部分

4.二段式的分类

5.二段式的比例及从属部分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8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第四章

三段曲式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三段式的呈示段

3.三段式的中段及三段式的分类

4.三段式的再现段

5.三段式的从属部分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8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期末测试

谱例分析二段或三段曲式

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

2

总结、考查

第五章

三部曲式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三部曲式的中部及三部曲式的基本类型

3.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

4.三部曲式中的从属部分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12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第六章

变奏曲式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固定低音和固定旋律变奏

3.装饰(严格)变奏

4.自由(性格)变奏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4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第七章

回旋曲式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小型回旋曲式

3.典型回旋曲式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8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第八章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基本特征(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3

8

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练习、聆听

 

期末测试

谱例分析二段或三段曲式

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课程目标1.2

2

总结、考查

注明: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课程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曲式学课程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学科特点、考核方式等;熟悉曲式的定义,相关的基本概念,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掌握主题、结构单位的层级划分、曲式调性布局的基本规律,音乐结构的扩充与补充等知识;熟练掌握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音乐的陈述类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相关的基本概念,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音乐的陈述类型。

【课程内容】

1、关于课程的名称与曲式定义

1)关于课程的名称

2)关于曲式分析

2、曲式与风格、体裁以及其他作曲技术理论的关系

3、曲式分析的主要目的、任务和意义

4、学好曲式课程的方法、建议

5、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6、 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

1)主题

2)结构单位、整体结构与次级结构

3)收拢性结构、开放性结构

4)曲式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

5)曲式的调性布局

6)结构的补充与扩充

7、 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1)呼应原则

2)三部性原则

3)起承转合原则

4)变奏原则

5)回旋原则

8、 音乐的陈述类型:

1)稳定型陈述

2)非稳定型陈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2.音乐的陈述类型

 

第二章一段曲式

【学习目标】

了解乐段与一段曲式的概念,以及乐段以下各级单位的名称;掌握乐段的划分标志,乐段的细部结构划分以及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求;熟练各类分析符号及其意义,熟练乐段的各种分类以及一段的曲式的各种结构特点,能独立分析一段曲式的音乐作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乐段的划分标志,乐段的细部结构划分以及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求

2.教学难点:熟练乐段的各种分类以及一段的曲式的各种结构特点,能独立分析一段曲式的音乐作品。

【课程内容】

1、 定义和基本特征举例分析说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0p2.no1第二乐章;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乐段的规模、结构特征、和声布局、陈述方式等

2、  乐段的内部结构:乐句、乐节、乐汇的划分

3、 乐段的类型及复乐段实例分析: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前16小节。

4、  乐段的调性及和声终止:单一调性结构和转调乐段、开放性结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0p2.no1第二乐章;

5、 乐段的从属部分及乐段的反复

6、乐段结构与一段曲式

7、一段曲式的分类及实例分析:

一句类结构的一段曲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0p10.no1第二乐章

二句类结构的一段曲式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

三句类结构的一段曲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0p49.no2

四句类结构的一段曲式巴托克《献给孩子们》

五句以上类结构的一段曲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乐段的类型及复乐段

2. 乐段结构与一段曲式

3.作品分析:课后扩充分析谱例-肖邦《前奏曲》op.28之2、3(选做)

第三章二段曲式

【学习目标】

了解二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熟悉二段曲式各部分的功能意义;掌握二段曲式的分类及其结构原理;熟练二段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二段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二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熟练二段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二段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

1、二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二段曲式的第一部分的特征

3、二段曲式的第二部分的特征

4、二段曲式的分类

再现二段曲式及实例分析

无再现二段曲式及实例分析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6第四乐章

分析《玛丽亚!玛丽》《泪洪》《索尔维格之歌》

5、二段曲式的比例及从属部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二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二段曲式的分类

3.作品分析:课后扩充分析谱例-黄自《玫瑰三愿》;刘雪庵《长城谣》;勃拉姆斯《摇篮曲》

(选做)

第四章三段曲式

【学习目标】

了解三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熟悉三段曲式各部分的功能意义;掌握三段曲式的分类及其结构原理;熟练三段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三段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三段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熟练三段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三段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

1、三段曲式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及三部性结构原则

2、三段曲式的呈示段、中段及三段式的分类,三段曲式的中段的类型:

引伸型中段三段曲式及谱例的分析

分析《六月—船歌》《梦幻曲》

并置型中段三段曲式及谱例的分析

分析《我爱你》、《洪湖水浪打浪》《送上我心头的思念》、

综合型中段三段曲式及谱例的分析

分析《阿尼特拉舞曲》

特殊类型中段的三段曲式

3、三段曲式的再现段:

分析《葬礼进行曲》、《遗忘的真快》

完全的再现与变化的再现

4、 三段曲式的从属部分:引子、尾声、连接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三段曲式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及三部性结构原则

2. 三段曲式的呈示段、中段及三段式的分类,三段曲式的中段的类型

3.作品分析:课后扩充分析谱例-《在银色月光下》《唱支山歌给党听》柴可夫斯基《四季》op37之3.4(选做)

第五章三部曲式

【学习目标】

了解三部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熟悉三部曲式各部分的功能意义;掌握三部曲式的分类及其结构原理;熟练三部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三部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三部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熟练三部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三部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

1、三部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三部曲式中部的类型:

呈示型中部三部曲式及其谱例分析

分析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分析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

展开型中部三部曲式及其谱例分析

展开型中部的三部曲式与呈示型中部的区别

谱例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

3、三部曲式的两段部分和从属部分

分析马思聪〈思乡曲〉、德沃夏克〈幽默曲〉

分析肖邦〈夜曲〉、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三部曲式的其它类型——中部规模很小或很大规模的

分析肖邦〈华丽大圆舞曲〉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三部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三部曲式中部的类型

3.作品分析:课后扩充分析谱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15.op28第二乐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31.op110第二乐章(选做)

第六章变奏曲式

【学习目标】

了解变奏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熟悉变奏曲式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原理与风格特征;掌握固定低音、固定旋律变奏,装饰性变奏和自由变奏的实例分析方法;熟练变奏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变奏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熟练变奏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变奏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

1、 变奏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固定低音和固定旋律变奏

分析阿连斯基〈固定低音变奏曲〉、格林卡〈波斯合唱曲〉

3、装饰变奏

分析莫扎特〈主题与变奏〉(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巴托克〈变奏曲〉

4、自由变奏

分析刘庄〈钢琴变奏曲〉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变奏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装饰变奏

3.作品分析:课后扩充分析谱例-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op98第四乐章

第七章回旋曲式

【学习目标】

了解回旋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熟悉小型回旋曲式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原理与风格特征;掌握典型回旋曲式的结构特征与实例分析方法;熟练回旋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回旋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回旋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熟练回旋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回旋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

1、回旋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小型回旋曲式的分析

分析库普兰〈亲爱的〉、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

分析格鲁克歌剧选曲〈世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能活〉、拉威尔〈帕凡舞曲〉

3、 典型回旋曲式的分析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2第三乐章

4、回旋曲式的变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回旋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典型回旋曲式

3.作品分析:课后扩充分析谱例-莫扎特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第八章奏鸣曲式与其他

【学习目标】

了解奏鸣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熟悉奏鸣曲式以及回旋奏鸣曲式等的结构原理与风格特征;掌握典奏鸣曲式以及其他曲式的结构特征与实例分析方法;熟练奏鸣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奏鸣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奏鸣曲式的定义和基本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熟练奏鸣曲式的辨识,能独立分析奏鸣曲式音乐作品,撰写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

1、 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第一乐章

2、 回旋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3第四乐章

3、奏鸣曲式与回旋奏鸣曲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 两种曲式的谱例分析

5、其它类型的曲式:集中对称曲式、并列曲式

分析舒柏特《孤居》,舒柏特〈春之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分析报告法

【复习思考】

1. 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2. 回旋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试方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占比(%

考核方式

1.本课程以中外作品为为主要研究对象,讲述音乐的逻辑结构和其经典的范式类型使学生掌握传统曲式中从乐段到奏鸣曲式的主要类型,结构原理,主要特点同时在曲式分析中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音乐构成的各种表现手段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音响等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达到尽可能全面、深刻理解作品,使学生从中学习到音乐创作的多种手段以及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各种技术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与中外音乐史、基本乐理、和声学、歌曲钢琴伴奏等相关音乐知识体系;同时为学生今后研究生学习阶段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外音乐作品分析(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织体形态等方面)分析,传统曲式结构的主要类型、结构原理、特征(80%

 

1.平时作业

2.期中测验

3.期末考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外作品风格特征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感,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创作或表演艺术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实践活动。

中、外音乐作品常见的风格特征15%

1.平时作业2.期末考试

3.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获取多种音乐学习与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有效方法同时更好地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以及分析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归纳、总结、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能力(5%

 

课堂表现

 

 

(二)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其中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期中考核方式期中考试;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2.总成绩评定:总成绩= 平时成绩×20% + 期中成绩×20% + 期末成绩×60%

3.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通过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课堂发言与回答问题、课后讨论情况等来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成绩;

2)作业完成情况(80%):每章内容上完之后,围绕每章的重难点布置。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次数和等级评分。

4.期中成绩 :期中考试每学期课程学习完成一半左右时,进行期中考试(线上或线下)。

5.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内容必须涵盖所有大纲教学内容。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写作题,2-3题型即可。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

五、其它说明

(一)课程资源

1.本大纲中列出的主要参考书目;

2.本校数字化图书馆中与和声学相关的期刊文献数据库资源。

(二)编制说明

20192022班教学大纲经过年的使用,在学生学习、考核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本次主要对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修订,更加注重培养目标第毕业要求的支撑,平时考核过程核方式细化,操作性更强。

)其他

1.执笔人:李晶华

2.依据2023音乐专业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3.执行对象:从2021级学生开始执行。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志敏大道401号路1号 邮编:334001
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